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山东海上“平安海区”创建活动情况介绍

发布日期:2013-05-28  09:00 信息来源:山东海事局宣传处 访问次数: 字号:[ ]

山东海上“平安海区”创建活动情况介绍
 
问:山东海上“平安海区”创建活动开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山东是海洋大省,海域广阔、港口众多、海上船舶活动频繁,具有“三高”特点(即安全风险高、环境敏感度高、民生关联度高)。海上安全是山东蓝黄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涉海单位和各个方面共担责任,才能实现长久持续的平安。
“平安海区”创建活动既是山东海上安全监管和港航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贯彻交通运输部“平安交通”、山东省政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的举措。旨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海上交通安全“双基”工作,提升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海上交通生产效率,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海上交通事故,维护山东海域海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问: 山东海上“平安海区”创建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答:活动主题是“平安海区,人人有责”。创建活动既需要监管部门、港航企业、航海院校、服务机构、船艇设施和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进出港船舶、过往船舶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支持。我们将通过弘扬“平安是福”的安全理念,来强调“平安海区,人人有责”这一主题,引导共担责任,合力保平安。
 
问: “平安是福”的安全理念该如何理解呢?
答:“平安”一直是伴随航运或船舶而存在的,没有海上的持续平安,就没有位居全国前列的山东港航业、渔业等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山东沿海开展“平安”建设由来已久:2005年,就开始了鲁辽客滚船“安全畅通文明”航线创建;2009年,参加“11.24”海难十周年祭的百余家企业倡议启动了平安海区创建;2012年,先后启动了中韩、中日“客货班轮平安高效航线”、“平安高效”港口等创建活动。平安创建得到广泛认可,逐步实现了从点到面的拓展,也使得近4年来山东沿海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保持低位。“平安”既是个人的福分,也是企业和船舶的福祉,我们将继续深化“平安海区”创建,实现“平安”从点、面到全域的深化。
 
问:“平安海区”创建活动包含什么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一个提升、六个平安”。即大力提升海上交通安全基层基础水平,全力创建平安航线、平安船舶、平安高效港口、平安引航、平安水工和平安海上旅游。  
 
问:您能介绍一下“一个提升”包涵哪些内容吗?
答: “一个提升”就是全面提升海上交通安全基层基础本质水平。主要有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着力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开展“船员素质提升工程”,扩大从业人员培训覆盖面。三是着力提升海上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航海日”等安全宣传活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
 
问: “平安航线”包涵哪些内容?
答:“平安航线”的重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国际和省际客运班轮航线。山东现有中韩、中日9条国际客运航线,占全国一半;烟大、威大和蓬旅等鲁辽客运航线年运送旅客达千万人次;二是青岛到黄岛、蓬莱至长岛、威海到刘公岛等陆(岛)岛客运航线,兼具海上交通和旅游运输等功能,高峰期日均客运量约十万人次;三是以成山角和长山水道定线制为重点的沿海航路。成山角和长山水道是山东沿海的交通要道,年过往大型货船分别超过10万、4万艘次。这都是海上安全的重中之重,“平安航线”将以线到面逐步展开,有效支撑“平安海区”建设。
 
问:如何开展“平安船舶”创建工作?
答:船舶是海上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平安海区”建设的重点。“平安船舶”建设就是要抓住船舶安全生产和监管“牛鼻子”,全力防范客船、载运危险货物船舶以及其它高危船舶发生重大事故,特别是碰撞事故。这既需要航运企业的有效管理和安全投入,更需要船员的谨慎驾驶和安全操作,还需要船舶修造、检验、监管等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海事部门将继续落实客船和危险品船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强化通航秩序、船舶监管和船员管理业务的融合,严打低标准船舶、不适任船员和各类违法行为。
 
问:“平安高效港口”创建有什么主要内容?
答:港口是船舶锚泊和靠泊作业的主要场所。港口水域船舶密度大,涉及环节多,安全风险高。山东港口去年吞吐量7.6亿吨。不仅要保障船舶进出港口和作业的安全,还要保障畅通和高效。一是要加强通航环境建设。优化港口通航环境,维护良好通航秩序;二是提升港口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强化高风险船舶以及作业管理,全力防范各类船舶事故;三是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深化船舶在港“零待时”品牌创建,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提升船舶通关效率。
  
问:“平安引航”创建主要有什么措施?
答:山东沿海主要港口月均引航船舶约5千艘,包括所有的外国籍船舶、超大型船舶、危险品运输船以及其他高风险的船舶,引航安全非常重要。“平安引航”建设主要措施有:推动引航机构建立并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引航员队伍建设,提升引航科技信息化水平,同时要深化引航、海事等沟通协作,落实引航员到VTS值班交流,完善通航高峰及重点时段的联合值班制度等。
  
问:“平安水工”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答: 近年来,施工船事故多发已引起各方的关注。山东沿海现有青岛董家口港区、烟台西港区、龙口人工岛、渤海石油平台等多个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参与施工的船舶数量大,状况差,船员素质良莠不齐。水工安全是我们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点。“平安水工”重点在于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即业主方和建设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双方要签署并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并有效运行关键安全生产制度。要做到不用无证船、不用无证人、不做违法事。同时,落实“政府领导、部门负责、联动联合执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盗采海砂和非法砂石料运输。
 
问:对于“平安海上旅游”,下一步如何推进?
答:山东沿海旅游资源丰富,海上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规模小、管理散、秩序乱、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下一步,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海上旅游安全管理格局,推动旅游船升级和集约经营管理。二是重点加强旅游船的通航秩序管理。大力推广推荐航线、分道航行等,优化旅游船通航秩序。加快船舶动态监控建设,拓展海事科学监管平台应用,有效打击超适航风级、超航区和超载等违法行为。
  
问:“平安海区”创建活动中,山东海事如何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答:我们认为安全是责任,发展是义务。受市场的影响,当前航运经济依然在“严冬”中,部分企业近年来一直不景气,经营很艰难。如果这个时期出了事故,对企业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海事部门必须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理解并体谅企业的难处。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地研究服务措施,全力促进航运发展。例如浓雾等恶劣气象下对港口实施临时禁限航交通管制,有效保障了航行安全。但近来有的港口浓雾频发、且持续时间长,也对港口生产,特别是对班轮的班期造成了影响。我们也将会同港口、引航、航运企业等共同研究对重点班轮的全天候通航保障,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问:山东海上“平安海区”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 今年3月,山东海事局印发了《山东海域“平安海区”创建实施意见》,部署山东海上“平安海区”创建工作。4月10日,山东海事局组织召开山东海上“平安海区”创建活动视频推进会,分支局、海事处设分会场,辖区近300家港航单位和部分渔业公司的代表及海事部门人员就近参加了会议,袁宗祥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确定了“平安是福”的安全理念,强调平安是伴随航运或船舶而存在的,没有海上的持续平安,就没有居于全国前列的山东港航业。围绕 “平安海区,人人有责”的活动主题,倡导各涉海单位合力保平安,携手促发展,共同维护山东海域安全的发展环境,助推山东蓝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问:这项活动要如何实施呢?
答:创建活动分为宣传发动、专题创建、总结完善三个阶段,时限自2013年到2017年。针对不同阶段,我们将结合本年度工作重点,把“平安海区”创建工作融入其中,采取相应措施,组织协调辖区港航单位共担责任,合力保平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