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0- 02- 11   08: 27 信息来源: 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号:[ ]


一年来,在交通运输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部海事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局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两个率先”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强党建、保安全、优服务、解难题、树形象,圆满完成“三化”建设五大任务,实现“两个确保”目标,全局发展稳中有进。“稳”体现在:实现了辖区海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中国籍运输船舶等级以上事故四项指标同比分别减少56%、64.7%、33.3%、27.2%,特别是未发生重特大群死群伤和船舶污染事故;上报险情88起(占全国总数的6.0%、列第11位),同比减少23.5%,险情数量为近十年最低。“进”体现在:保障了航运经济快速发展。船舶进出港93.7万艘次,同比增长23.3%(其中外国籍船舶进出港4万艘次,同比增长2.3%);旅客到达发送量3284.7万人次,同比增长11.2%;货物到达发送量13.9亿吨,同比增长14.9%。行政执法社会满意率、职工满意率继续保持高位,同比分别增长0.2和0.9个百分点。各项工作推进有力,主要亮点有: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各级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在“真”和“实”上下功夫,聚焦主责开展调研98次,梳理检视问题201项,积极推进整改落实,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配合部党组第三巡视组顺利完成巡视工作,针对巡视发现的18个问题制定82项整改措施,已完成整改78项(其余4项列为长期整改)。发挥两级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重要论述开展学习研讨136次。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党组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两级党组织召开党组(委)会276次,研究审议事项1182个。

二、全面推进“平安海区”三年攻坚行动。圆满完成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和海军建军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服务保障。认真落实“4567”长效机制和“四联”(联网联防、联控联动)机制,提请省政府召开全省海上交通安全暨搜救工作会议,发布海上交通安全重大风险清单和“四重一关键”(2019),开展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效能提升年活动。依靠地方政府、联合津辽冀三地海事部门开展非法砂石运输治理,取缔非法砂石点8个,移送涉嫌违法人员24人;深化与海警、海洋渔业合作机制,海上巡航78026海里,发现违章1865起,海上交通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断深化。持续加大现场执法力度,检查船舶8247艘次,滞留391艘次,PSC检查艘次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实施行政处罚1985件,罚款164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2.4%。VTS监控服务船舶128.7万艘次,避免险情462起。成功组织救助901人、船舶29艘。联合央视、山东电视台录制并播放水上交通安全教育专题片。开展商渔船防碰撞警示教育和典型事故案例“双进”、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等活动250余次,培训2.98万人次。

三、积极推动山东沿海客运转型升级。严格落实客运船舶“五制五关”长效机制,始终牵牢客运安全“牛鼻子”。发布《山东沿海客运安全发展报告》,向省安委会和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安全建议和对策。印发《关于加强海上休闲产业新业态涉客船舶安全监管的指导意见》。对219艘乘员定额30人以上客船实施“2+1”动态监控,开展客运船舶大检查和明察暗访,全年滞留客运船舶37艘次。推动5家客运公司建立实施安全管理体系,88家公司中有14家纳入体系管理。合力推动客船更新47艘。目前1021艘山东籍客船中船龄10年以下占七成,中韩客货班轮平均船龄由2015年的20年降至7年,省际客滚船和陆岛运输船平均船龄降至10年,客船运力结构和安全技术条件持续改善。

四、“船舶碧海蓝天”三年行动起步稳。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山东省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山东沿海水域全部纳入中国沿海排放控制区。推动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开展船舶尾气排放海、陆、空立体监测应用研究,实施危防监督检查9235艘次、燃油快检2758艘次,查处使用不合规燃油案件47起。完成山东省沿海溢油风险(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修订和应急演习6次,承办全球动议(GI)中国项目国际溢油应急技术研讨会。开展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综合治理“回头看”,成功处置“五号汽船”液化气泄漏重大险情,有力保障4.2亿吨船载危险货物安全运输。

五、助推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成效好。积极支持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和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服务码头泊位开放(含临时开放)51个,保障青岛前湾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对外启用。持续优化海事口岸营商环境,服务港口发展海铁联运和“水水中转”,深化国际航行船舶“单一窗口”建设,保障国际邮轮98艘次、15万人次安全进出和出行。推行服务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减证便民”八项举措,发布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零跑腿”“只跑一次”清单,办理海事政务23.5万件,网上办理率达91%,“最多跑一次”办理率达81%。

六、首次发布《山东海员发展报告》。深化船员素质提升工程,向省政府提出促进山东船员队伍发展建议,辖区注册船员突破17万人(约占全国1/5)。组织船员考试19.1万人次,签发船员证书9.4万本。助力精准扶贫,支持培训机构招录欠发达地区学员3360人。举办“世界海员日”活动,试点优化船员任解职管理模式,完成载客帆船“机驾合一”标准认定。开通船员远程考场,实现船员考试缴费微信支付。深化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畅通船员信息咨询和维权投诉渠道,答复各类咨询55652件,妥善处置“彩虹天使”轮等船员诉求纠纷99件。

七、《山东省海上搜寻救助条例》正式颁布。该条例于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省海上搜救“一案三制”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出台《威海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借助《潍坊市海岸带保护条例》《东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细化完善船舶污染防治地方法规,发布实施《日照近海船舶航路规划》,有效解决商渔用海矛盾。参与制定《船舶交通服务(VTS)用户指南模板》,实现了中国IALA标准零的突破。牵头起草的《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训练要求》系列标准顺利通过部标准委评审。

八、董家口海事局、烟台八角海事处挂牌成立。目前全局形成9个分支局、30个海事处、70个执法大队的行政组织架构。大力推进四类窗口“三化”建设,评选首批示范机构6家、达标机构38家。“十三五”规划33个建设项目完成工可上报(完成率达到92%),海事系统首个小型无人机项目落户威海。整合600多路CCTV监控和船用视频监控信号,搭建统一的视频监控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船舶异常行为监测。东营、董家口VTS先后启用,潍坊、滨州VTS开工建设,山东沿海“8中心26站”VTS监管链条即将形成。顺利承接航标管理行政执法、水上无线电管理业务。全局完成投资1.98亿元(含地方投资6600万元),新增船艇13艘。政府会计新旧制度过渡平稳,内控制度全面实施,海事巡逻船运维项目和威海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获所在组第一名。全局规费征收43亿元,占全国六分之一强。

九、人才辈出又有新进步。李家坤同志被部党组提拔为部属单位主要领导,王海宇同志赴海南三沙挂职市委常委、副市长,3名同志被部党组提拔为副局级干部,8名同志获晋升二级巡视员或督办,64人被两级组织提拔为处科级领导干部。历时近半年,平稳完成1008名公务员职级套转和1390人次职级晋升。完成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开户登记和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王伟同志荣获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英起波等4名同志荣获交通运输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尹晓楠等3个工作室被命名为直属海事系统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全局共荣获集体和个人表彰110余次。常态化开展船舶安检、危防监管实训,认真举办海上搜救协调、安检岗位技能比武和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竞赛,承办直属海事系统履约英文演讲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全年16人次出国参加有关国际会议。继宋冰冰同志在IMO任职后,孙星、刘梅同志又到IMO分别担任JPO和同传翻译并获延期,孙艳萍、尹静静等同志也参与了有关国际会议的翻译工作。

十、风清气正局面持续巩固。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组织巡察局属单位党组织2个、“回头看”2个,在青岛局海事处试点纪检派驻制,受理信访举报19件,党纪政务处分3人。深入开展违规决策投资担保等五个方面问题专项治理。认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努力为基层减负,文件、会议、活动数量同比分别减少10.2%、26.4%和21.7%。“三公经费”同比减少11.2%。“心随舟行”被评为首届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荣获直属海事系统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一名。门户网站连续多年被评为交通运输行业优秀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用户超48万,回复问题5000余个。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通勤难问题,开展制装洗涤等贴心服务。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和干部职工502人次,送出慰问金、慰问品26.4万元,发放困难职工补助金23万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