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新思想是这样“落地生根”的—从烟台海事局“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看如何诠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
||||
|
||||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 11月15日至16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烟台海事局创新学习、领会、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思想,打造“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烟台海事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工作体系,为如何诠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交上了完美答卷。 新思想的光芒是如何穿透时空,在基层党组织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让我们一起去探访。 萌发——每一颗思想的种子都标注着“向远方”的路标 时针回拨到2016年9月。交通运输部党组对烟台海事局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党组书记、局长张杰平在履新发言中,提出“一手抓价值体系,一手抓制度体系”构想。党建引领、打造文化品牌的种子在烟台海事局萌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探索什么样的路径,才能让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思想真正落地生根?这是烟台海事局领导班子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干事谋业,思想先行。烟台海事局通过深入开展“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凝聚共识”学习大讨论,最终提炼出了“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明确了价值和制度工作体系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透过一个时间轴,可以还原这颗思想种子的萌发之旅: ——2016年10月至12月,通过学习大讨论,确定了“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何为“文化耕心、尚法乐民”?两天的采访,记者做了这样的总结:文明教化,以文化人,丰富全员精神世界,厚植事业发展内生动力;耕耘内心,做到对党和国家要忠心、对事业要不忘初心、对群众要热心,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崇尚法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快乐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有了理论框架。 ——2017年6月14日,“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强局战略实施意见出台,开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程、精神文明创建示范工程、管理文化品牌塑造工程、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党风政风行风清廉工程“五大工程”。“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进入实质性运作。 ——2018年3月13日,烟台海事局确定了当年职能任务清单、重点任务清单、战略任务清单“三张任务清单”,4月2日,确定烟台海事局发展战略导图,制定了烟台海事总战略(文化强局战略)、基本战略(文化耕心价值体系和尚法乐民制度体系)、基础战略(工作体系建设)、专项战略(职能部门具体战略)四级发展战略,形成“自身强、强海事、强交通、强国家”的内在发展逻辑。“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走向成熟。 ——2018年11月13日,修订完善并形成《烟台海事局“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强局战略实施意见(2018年修订版)》,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文化管理为追求,以文化为根本引擎,有效推动体系管事、制度管人、文化管心的“文化治理”模式顺利推行。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思想在烟台海事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粒承载着初心与梦想的思想种子,在烟台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感召着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去奋斗和奉献。2018年7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到烟台海事局调研督察,认为:“烟台海事局工作思路清晰,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真正做到了以文化凝聚队伍力量。”;2019年12月,山东海事局在烟台召开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现场会,推广应用8条烟台海事经验;2020年, “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获评交通运输系统优秀文化品牌…… 思想文化是可以传承的财富,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和激励功能。张杰平说,如同灯塔为航船指明了方向,通过创新实践,价值与制度体系双轮驱动,党建新思想的种子在烟台海事局生根发芽,精神的力量成为“向远方”的强大支撑。 成长——每一次奋发精神的力量是最磅礴的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着“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品牌的打造,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思想正内化于心,成为烟台海事局每个人的在线灯塔和力量源泉。 “感觉以前离自己很远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现在就在自己身边。”烟台海事局政务中心广大职工纷纷表示,这种精神的力量,在工作中对他们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影响。 虚功实做,实功细做,久久为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回顾我们这几年的历程,我觉得我们工作体系的建设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走过的每一步都很踏实,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必要和关键。换句话说,我们做到了让党建新思想的‘落地生根’。”张杰平说。 怎样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融入到每个干部职工的思想中去?烟台海事局领导班子认为,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深化、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对于中央和上级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烟台海事局干部职工总是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 2019年9月,烟台海事局党组开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解放思想,撰写各类建设性、指导性心得体会200多篇,为开启交通强国建设海事篇烟台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保障。 以此为基础,烟台海事局提出了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五标工作法”。即每项工作、每个行为都要找到标准;将实际工作与标准对比,使工作达到标准;最终夺取标杆,实现走在前列的目标。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烟台海事局第一时间组建了“党员先锋队”,400多人次奔赴社区一线协助开展疫情防控;2021年,烟台海事局再次组建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载体和路径是什么?在烟台海事局,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行动如火如荼。 烟台长岛海事处,是山东省唯一、全国少有的整建制驻岛海事处,辖区面积高达2971平方公里。全处21名干部职工,19人家在岛外,他们扎根海岛,日夜守护着辖区151个岛屿以及每年10万艘次过往船舶、400万人次旅客进出岛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被誉为“海岛守护人”。 长岛海事处是烟台海事局创建模范机关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提出创建模范机关,他强调“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关党建的重要任务,是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需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大力推进。” 张杰平告诉记者,烟台海事局党组书记带头围绕“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走好第一方阵”讲专题党课,广泛开展政治和业务关系讨论,引导党员干部走好“两个维护”第一方阵。 党旗红引领海事蓝。以往,业务部门或多或少都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经过模范机关创建,“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的工作思路已在烟台海事局成为特色,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愈加坚强,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模范机关”力量。 绽放——高扬理想之帆真理之花绽放在山海之间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也是一以贯之的情怀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思想指引下,烟台海事局“文化耕心、尚法乐民”品牌开出的花、结出的果,便是被服务对象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9月,山东港口集团烟台港西港区,巴拿马籍油轮“天蝎座”刚刚靠岸,海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便会同船舶代理公司一起,对油轮进行了“云登轮”检查。与此同时,港口输油管道与船舶对接,海巡大队执法人员现场巡查……以往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完成超大型油轮作业流程,现在被切割成了“链条式”的点对点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 2019年以来,受国际油价下降影响,我国原油进口量大幅增加,烟台港西港区出现了严重的压船现象。高昂的费用,给港口和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烟台海事局探索创新了超大型油轮“链式”服务方案,将工作环节中各要素进行整合,形成6个服务环节。 “链式”服务一举打通了上游的全球供应链,将每艘船的进港审批时间由两到三天缩短至3个小时,成了全国海事系统内推广的创新典型。 “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们做了很多具体实事,关键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做到老百姓心里去’。”张杰平说。 一件件为民服务实事,一个个动人故事,谱写着初心使命: 今年9月,海阳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发出全省海上风电第一度电。项目各方缺少海上施工建设的经验,工期紧张,压力巨大。烟台海事局开通许可审批“绿色通道”,帮助项目方克服了海况复杂、施工窗口期短、船机设备紧缺的困难,全省第一度海上风电顺利发出。 蓬莱长岛客运监管一体化中,烟台海事局有机整合两地海上监管资源,船舶航行更安全了,船舶等候进港时间由最高峰的40分钟压缩为10分钟,此项改革获得山东海事局管理创新奖一等奖。 烟台海岸线辖区是一个各航路犬牙交错的密集区,辖区省际客滚船占全省总数的83%,客滚船单船载客达一两千人,风险系数高、监管压力大。烟台海事局全力护航生命财产安全,海上安全监管工作始终“在路上”…… 实践表明,党建新思想“落地生根”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是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和交通强国海事发展大格局,实现烟台海事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山峰耸立,挺立的是脊梁;干事创业,昂扬的是精神。锚定了航向的烟台海事,守牢新思想主阵地,在奔向新征程的路途中初心更红、使命愈坚。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