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海上交通安全暨搜救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
||||
|
||||
11月8日下午,2021年全省海上交通安全暨搜救工作会议顺利召开。副省长、省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凌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济南,沿海七市海上搜救中心、山东海事局和有关区(县)搜救分中心设分会场。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卓立,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孟庆斌,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臧金友,省海上搜救中心在济南成员单位(省委省政府20余个厅局、武警山东总队等)、海上搜救一线救援单位和志愿者代表共50余人在主会场参会,沿海七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和有关单位共350余人在分会场参会。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海事局局长袁宗祥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会议还通报表扬了山东省“十三五”时期对海上搜救工作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表彰了2020-2021年山东省海上搜救勇敢奖获得者。 会上,袁宗祥局长在报告中指出,“十三五”以来,省海上搜救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工作部署,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保障了海上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实现了海上搜救应急能力的持续提升。主要亮点有:一是有力保障近1.5亿人次海上安全出行和74.2亿吨货物安全运输,海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二是颁布实施海上搜救条例,成功救助4576人,175艘船舶;三是推进“商渔共治”,“平安海区”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海上客运量前四年年均增长达8.3%;进出港船舶358.5万艘次同比增长9.6%;货物运输62.2亿吨,同比增长47.2%。在海上客流、货流、船流日益繁忙的背景下,海上险情总数同比减少24.2%;中国籍运输船舶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同比分别减少18%、1%、8%、39%。各级海上搜救机构组织搜救行动602起,协调派出救助船舶40851艘次、救助飞机322架次,成功救助4576人、175艘船舶。妥善处置“渤海玛珠”“和航兴龙”“中华富强”轮等大型客船险情,成功救助1571人,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处置“光汇616”轮船内化学品泄漏险情,未造成人员伤亡、海域污染及其他次生灾害;科学处置黄海“4·27”“交响乐”轮碰撞溢油事故,历时54天打赢油污歼灭战,实现了应急处置“零死亡、零爆炸、零火灾”,将环境损害降到最低。 袁宗祥局长指出,我省海上交通安全形势稳中有险有忧,海上交通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风险依然突出,尤其是海上客运和危险品运输风险呈逐年增大趋势,海上客运始终是山东海上交通安全的最大风险源,重大溢油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已成为应对海上溢油风险的突出短板。就下一步工作,袁局长提出“三个着力”的要求:着力夯实海上交通安全“三基”工作,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打牢基本功;着力推进海上交通安全“四个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提升海上搜救 “四化”水平,推进海上搜救工作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国际化。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卓立副主任高度评价了山东海上搜救工作并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政治引领,主动对接、融入涉海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大局中勇担使命;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凝聚海上搜救应急强劲合力;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综合施策,提升海上搜救应急能力。 山东省副省长、省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凌文高度肯定近年来山东省海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对山东海事队伍担当作为、全面履职给予了高度评价。凌文副省长指出,要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海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党旗在海上救援一线高高飘扬。要聚焦重点任务,扎实做好海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装备保障,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统筹规划覆盖沿海七市的海上搜救及溢油应急物资储备,不断加强溢油应急专业物资的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产能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凌文副省长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沿海七市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领导,从人、财、物、政策等各方面做好保障,做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资源信息联网,实现海上动态监管联控,强化海上风险隐患联防,加强执法应急联动,不断提高海上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