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1小时大营救 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快速救起7名遇险渔民 |
||||
|
||||
12月9日10时许,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冀昌渔02184”船渔民报告,该船在威海以北约13海里处船舶进水无法控制,船上7人,请求救助。 险情就是命令,生命高于一切。接到险情报告后,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紧急与市海上安全工作专班联系核实遇险渔船信息,按照“就近就快”的原则迅速展开了一场生命大营救行动。由于渔民报警电话信号不畅,无法了解现场细节,搜救中心立即进行海上初步定位,紧急协调附近的“宇顺677”轮、“丽云”轮等三条商船紧急中断航行计划,向遇险渔船附近集结,一面向省海上搜救中心报告协调北海救助局专业救助直升机紧急备航,一面向渔业部门通报情况,协调附近渔船紧急救助。时间在信息流转间飞逝,市海上搜救中心沉着指挥,利用与遇险渔民断续的通信中获取关键信息,指导穿好救生衣、开展自救、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大约30分钟后,商船“宇顺677”轮首先到达现场,市海上搜救中心指导其与渔船建立联系,准备转移7名渔民,并将现场情况反馈市海上搜救中心。约1040时,2艘威海籍渔船陆续赶到事发海域现场。市海上搜救中心充分考虑渔船船舷低、操作灵活等特点,果断指令“宇顺677”轮在现场监护,利用渔船干舷更低、人员转移快的优势将遇险渔民转移到救援渔船上。1050时许,“冀昌渔02184”船上7名渔民全部安全转移至“鲁威渔61787”船上。至此,历时近1小时,多方联动,救助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涉渔险情具渔船信息核实难、现场通讯难、遇险现场情况了解难等外地籍渔船险情的普遍特点,此次救助行动再次检验了上下协同,商渔联动、人命为首的搜救方式。在威海市“统一指挥,海上主战,属地善后”海上搜救体系构架下,市海上安全工作专班作为威海市海上安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了信息核实和综合协调作用,省海上搜救中心发挥了指导、支持的关键作用,市海上搜救中心发挥着信息收集研判、现场指挥调度、核心枢纽运转的功能,多方高效配合实现快速成功营救。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