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结合 “海巡11”轮全面打造沉浸式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
||||
|
||||
作为海事系统部署在北方海区吨位最大的海巡船,“海巡11”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开展航海宣传和海上安全教育”作为重要任务,紧扣航海教育基地主题、紧贴内外宣传要求,积极协调各方,科普航海专业知识、宣传蓝色国土理念、增强海上安全意识,全面打造沉浸式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自年初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海巡11”轮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方式方法、主动宣传推介,积极开展船艇开放日活动,先后承接6批次近500名社会各界群众来船参观、研学、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厚植“软”文化,熏陶心连心。为更好地科普知识、宣教安全,“海巡11”轮大力弘扬“忠诚、仁爱、奉献、超越”的核心价值理念,丰富创建载体,不断深化“同舟共济”文化品牌影响力。以展板为载体,深挖展板背后事迹,把“海巡11”轮在“中信银行9”、“海洋石油981”、“桑吉”、“交响乐”、“上合峰会”、“六国论坛”等活动的闪亮瞬间串联起来,讲述“海巡11”轮厉兵秣马、点兵沙场、冲锋陷阵的故事。救人于危难之间,维权在大国海疆,“海巡11”轮取得的骄人成绩,使登轮者感受到每一次出航中的积极主动作为、齐心协力执法、不畏艰险应急;通过组织观看《同舟共济》主题宣传片,登轮者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化身为海事勇士,与“海巡11”轮一道劈波斩浪,完成了应急抢险、远海救助和海上维权等重大任务,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全身心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激发出伟大的民族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依托“硬”展品,体验零距离。开放过程中,“海巡11”轮注重突出船舶吨位大、内外空间广、仪器设备全、典型事迹多等优势,组织广大受众近距离接触、感受、体验航海文化,实践安全要求,互动交流知识。在前甲板,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登轮者介绍消防水炮的用途及应用场景,描述锚机和缆车等设备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幽默风趣地讲解顶层甲板设备的配置及用途;在驾驶室,讲解员对比汽车驾驶体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雷达、电子海图、罗经和车舵等航电设备,使登轮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航海的神奇魅力,模拟感受到了船舶驾驶的乐趣。在后甲板,借助航海知识和海洋知识图板、无人机、无人遥控救生圈等“网红”展品,“硬”实物无数次牢牢地吸引住了登轮者的目光,收获了一批批忠实的“铁粉”。 同时,“海巡11”轮积极开展“海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紧紧围绕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普遍关注的水上安全问题,积极履行教育基地职责,以船舶为平台、以设备器材为媒介、以宣传片为窗口、以体验研学为抓手,讲授安全乘船、海上求生等水上出行安全知识,现场演示船艇救生消防设备、海上求救信号、海上搜救装备,将课堂知识学习与个体实践体验融为一体,在每一名小登轮者心中洒下“海上安全知识”的种子,从而影响家庭,辐射到社会,努力达到“教会一名、影响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 下一步,“海巡11”轮将深挖“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平台潜力,讲好海事故事、科普航海知识、传播海洋文化,做出更多、更深、更有益的探索,助力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建设。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