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全球知名船级社缘何加码青岛 |
||||
|
||||
全球知名船级社缘何加码青岛 目前已有10家来青开展业务,菲尼克斯船级社更是设立亚洲总部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迎“全球力量”。随着菲尼克斯船级社(青岛)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意味着该机构亚洲总部正式落户青岛,成功填补了青岛乃至山东在国际重要船级社总部上的空白。记者从山东海事局获悉,截至目前,已有10家全球知名船级社进入青岛市场开展业务,其中大部分为分支机构。相关人士指出,众多知名船级社“加码”青岛,将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现象 又一外国验船公司来青落子 企查查显示,菲尼克斯船级社(青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12日,注册资本300万元。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公开信息显示,菲尼克斯船级社此番在青设立的机构为亚洲总部。 对于菲尼克斯船级社,不少市民或许感到比较陌生,但如果提到它背后的希腊航运业,相信许多人早有耳闻。据了解,希腊是世界航运大国,海运是该国重要支柱产业。2023年,希腊船东约控制全球运力的21%和欧盟船舶吨位的60%。2024年,相关报道显示,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最新数据,希腊航运在运力上依旧稳居全球榜首。 据悉,菲尼克斯船级社入级总吨规模已位列全球前十。山东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早在2024年初,得知菲尼克斯船级社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立即主动提供相关服务,向对方介绍青岛的发展情况和产业优势。“最初,菲尼克斯船级社曾考虑落户国内其他城市,但经过多方对比,最终选择落户青岛。” 在前期沟通中,海事部门积极对接菲尼克斯船级社,及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指导对方克服多重困难,顺利完成了相关材料的整理和提报。同时,海事部门还密切联系青岛自贸片区,为该船级社顺利落户提供全方位助力。今年初,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作出批复,将对菲尼克斯船级社(青岛)有限公司筹备情况进行验收,待各项审核工作完成,即可正式开展业务。 谈到菲尼克斯船级社亚洲总部落户青岛,相关人士认为,这一布局意义重大。“作为全球知名验船公司,菲尼克斯船级社的到来,将为中希两国航运业搭建进一步沟通对话的桥梁,并为青岛乃至国内航运业提质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调查 一座写字楼入驻四家船级社 据了解,船级社是从事船舶检验和认证的专业机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外国在华开展业务的验船公司已达20余家。记者从山东海事局获悉,目前,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在青岛开展验船业务的国际船级社总数约为10家,其中大部分为分支机构。 “截至目前,我们大厦已吸引了四家世界排名前五的国际船级社分支机构入驻。”青岛国际航运大厦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广强介绍,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启用以来,吸引了航运产业链众多上下游企业进驻,其中就包括多家世界知名船级社。仅在2019年,就有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两家分支机构签约入驻。此后,英国劳氏、法国必维等国际船级社驻青分支机构也相继迁入。 随着国际船级社争相进入青岛市场,这些世界知名验船机构与青岛本土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比如,2024年8月,挪威船级社与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将加快船舶自主航行和远程驾驶技术的开发和认证,合力推动智能航运技术进步提升,助力航运业发展更加安全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船舶检验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积极服务航运、造船、航运金融与保险、船舶配套、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学考察、工业项目监理、体系认证、政府政策法规、节能减排、风险管理和评估等多个产业和领域,助力山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在烟台、威海、日照等地设有办事处或检验处。 >>>分析 相关产业崛起吸引世界目光 全球知名船级社争相“加码”背后,是青岛及周边地区船舶海工产业加快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 如今,在青岛海西湾,已聚集起北海造船、海油工程等众多船舶海工制造及各类配套企业。2024年,北海造船实现交付船舶21艘,再次创造了新纪录。在即墨女岛,青岛造船厂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青岛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口岸大型船舶出口超86亿元,同比增长49%。统计表明,青烟威地区船舶海工产业正在快速崛起。2024年,青烟威船舶海工企业实现总产值581亿元,占全省93.1%,主营业务收入610.4亿元,占全省92.6%。在此前公布的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榜上有名。 与此同时,青岛港航经济快速发展也在持续吸引国际船级社的目光。在港口方面,青岛港正在从世界大港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强港。山东港口集团自2019年正式组建以来,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以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2024年,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7.1亿吨、3087万标箱,稳居全球第4位、第5位。2024年,青岛港新开辟集装箱航线18条、总数超230条,数量密度稳居北方港口首位。 在航运方面,青岛海运企业旗下的船队规模正不断壮大。目前,青岛拥有山东海运、山东远洋、洲际船务、海丰航运、韦立国际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国际航运企业。其中,山东海运船队规模已超百艘,运力总规模稳居中国远洋运输企业第三位、省级航运企业第一位。作为山东港口集团旗下企业,山东远洋运营集装箱航线超40条,经营各类型船舶超60艘,总运力超110万载重吨。 >>>建议 开发高端业务擦亮航运品牌 如今,随着国际知名船级社不断“加码”,有望给青岛带来多方面的机遇。一方面,有利于带来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青岛国际航运枢纽地位。比如,这些船级社的到来,可吸引全球船舶制造、海事服务、物流贸易等上下游产业优势企业向青岛聚集。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国际船舶检验与认证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青岛港口及航运产业竞争力,助力青岛跻身全球一流航运中心。此外,依托青岛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运枢纽地位,通过辐射日韩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跨区域海事合作与贸易增长。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法学院院长蔡颖雯指出,当前,青岛港航业面临航运服务业态落后、国际港航服务不强等短板。她建议,完善国际航运产业链,提升港航服务功能。 一方面,加快推进青岛港航运金融制度开放创新力度,研究开发和探索创新船舶运输、航运科技等金融工具。鼓励本地商业银行为航运业提供结算、汇兑、融资、资金池等跨境金融服务。同时,加快完善本市航运法律服务体系,研究创建青岛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聚集国际航运法律服务要素,为青岛国际海运、空运、中欧班列铁路运输提供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 另一方面,立足山东特色,提升本市航运经营功能,开发高端服务业务,打造青岛航运品牌,尤其是要加大国际服务公司招大引强力度,加快引进国际航运经纪公司,通过合资形式培育自己的跨国航运经纪公司,完善和提升港航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