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油器--堰式撇油器 |
||||
|
||||
堰式撇油器是指借助重力使油从水面流入集油器并将集油器内的油泵入储油容器的装置。 1.组成与工作原理 堰式撇油器由撇油器浮体、集油器、堰边高度调整装置、动力系统和传输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溢油重力和流动性,调整堰式撇油器的堰边刚好低于油膜表面,让油通过堰边流进集油器,通过泵浦将集油器内的溢油泵送到储油容器。操作的关键是合理调整撇油器的堰边高度,以取得较好的回收速率与回收效率。 堰式撇油器结构简单,是最常用的撇油器之一。堰式撇油器适用于在波高小于0.3m的平静水域回收中、低粘度的溢油。 2.特点 堰式撇油器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维护保养容易、回收速率高(一般可达300-400 m3/h)、适用范围广,有的堰式撇油器还具有可以拆卸传输泵等优点。 堰式撇油器同时具有堰式开口或堰边高度调整困难,受波浪、油膜厚度影响大,有波浪或油膜薄时,回收效率低,对水面垃圾敏感、受粘度影响大、不适用于回收高粘度油、需要起吊设备配合作业和受水深影响大,在浅水区域使用受到限制等缺点。 3.布放与操作 在使用堰式撇油器回收水面溢油时,首先应将撇油器放入水中,然后操作撇油器回收水面溢油。在布放撇油器之前,应检查撇油器的泵浦功能是否正常、所有液压软管和接头连接是否正确、快速接头连接是否牢固以及连接储存罐的软管或带子是否正确等项目,确保撇油器入水前所有连接工作正常。 堰式撇油器布放完毕后,调整撇油器使之处于最佳油层厚度区域,进而转入工作状态,既可以通过遥控操作也可以手动调整操作进行回收溢油。 遥控调整是通过压入或排出可变浮体内的空气来调节堰边相对水面的高度位置,以控制堰式撇油器的进油量。堰边相对水面的位置低,进油量就大;堰边相对水面的位置高,进油量就小。油层厚时,要增大进油量,应排出浮体中的空气,使堰边入口下降;油层薄时,要减少进水量,应向浮体内压入空气,使堰边入口上升。这种操作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即使在平静的海况下,调整起来也很困难。 手动调整是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调节堰式撇油器的堰边入口间距,或调整浮体定位滑块改变浮体相对撇油器的位置,以调节堰边相对水面的高度,控制堰边相对油层的位置,达到控制进油量的目的。 堰式撇油器的布放既可以从船舶上,也可以在岸上,布放时都要使用起吊装置。布放后,利用系固的绳索控制堰式撇油器的位置,启动动力站开始工作,控制泵量和堰口高度,实现预期的回收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堰式撇油器一般配合围成V、J或U型形状的围油栏组合使用,并将其保持在围油栏围控形状的底部。由于该部位油膜较厚,可以取得较好的回收效率。 堰式撇油器不论用于何种围油栏围控形状的情况,应始终保持堰式撇油器位于围油栏围控形状的底部油层较厚的区域,并尽量使堰式撇油器靠近船舶或岸线,以便于控制。在布放和操作过程中,如能使用小艇协助操作效果更好。 撇油器开始工作后,应立即检查泵出的液体,将泵出的回收液体排放到围油栏控制的水域内,观察混合液体的颜色,检查撇油器回收液体的含油情况。 用于开阔水域具有50到400 m3/h 的回收速率的大型堰式撇油器,要求储油装置或船舶应具有满足撇油器工作2-3 h 的储油容量。否则,由于储存容积的限制,经常停止、启动堰式撇油器会影响其工作效率。 在有些围油栏的围控方案中,围油栏与堰式撇油器组合使用。这种组合形式的撇油器比单台撇油器操作慢、回收操作困难,使其始终处于油膜集中区域的操作也很复杂。因此,撇油器组合使用时,在布放前检查其功能并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就更为重要。 4.清洁保养 溢油应急事故处理或演习后,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清洁保养工作。清洁保养程序为:在不易造成新的油污染的地方清洁堰式撇油器;使用高压清洁装置清洁堰式撇油器的金属部件,对附着的溢油可以使用柴油清洁;清洁液压软管和快速接头时应特别注意,因为它们对细小颗粒非常敏感;使用淡水清洁并检查设备有无损坏;最后使用滑油润滑泵浦,使运动部件慢慢运转1分钟。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