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职责 > 政务动态


东营海事局召开东营港“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运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5- 07- 04   14: 09 信息来源: 东营海事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7月3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营港“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运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邀请东营海事局副局长辛玉征、市交通运输副局长燕飞、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志军、东营海事局综合业务处处长贾晓明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东营海事局会同东营市交通运输局、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突破传统思路,创新提出设立东营港“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方案。截至目前,该通航水域已试运行满一年。一年来,已有5.1万艘次船舶通过“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安全进出港,运输货物2900万吨。除天气、备货、泊位冲突等原因外,船舶靠泊计划兑现率达100%,为航运企业及东营港腹地炼化企业节省船舶滞期费用及物流成本超4亿元,为东营港亿吨大港建设和东营市海洋经济、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一是科学制定调整通航规则。为保障船舶安全使用“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进出港,在制度设定阶段,组织专业航海院校编写《东营港东营港区进港航道辅助通航水域通航安全评估报告》,组织东营引航站、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胜利油田等单位的专家和大型油轮高级船长等专业人士开展评估论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船舶交通流数据,精确划分不同大小、种类船舶的专属航道,确保辅助通航水域制度设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同时,还建立了通航规则动态调整机制,在辅助通航水域运行1个月、1季度、半年、一年等时间节点邀请引航站、资深船长、码头企业等对辅助通航水域运行效果开展评估,结合到港船舶发展趋势、腹地企业需求及流量情况对通航规则进行优化调整。

二是高效有力做好航海保障。在航道施工阶段,联系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对辅助通航水域进行全面扫测,组织进行了航道疏浚。疏浚完成后,第一时间协调航标部门完成航标布设,并在航道出入口和边缘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积极推动海图更正,及时发布航行通告,引导船舶依规行驶。整个过程仅历时一个月,充分展现了服务港航经济发展的“海事效率”。

三是细致严密组织交通管理。“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启用前,东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组织VTS用户和值班员开展新航行水域内容和使用方法宣贯,开展值班员随船实训,指导我市海域内所有在航船舶完成海图更正。对首次到达东营港的船舶,通过VHF、电话等途径逐一进行提醒,确保船舶进港前完成海图更新并熟悉通航环境。运行初期,安排专人专台对辅助通航水域内船舶进行不间断盯控,及时发现处置异常情况,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相关工作得到社会各方高度认可,并入选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24年全国船舶交通管理典型示范案例。

四是健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联合公安、交通、渔业、海警等部门建立“四海一家”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巡航执法,及时查纠在航道布设渔网等影响辅助通航水域运行的违法行为。协调码头企业和海上油田组建“大巡航船队”,充分发挥社会船舶作用,及时互通航道通航情况,确保辅助通航水域通航秩序稳定。

五是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依托东营市海上搜救安全指挥系统、智慧海事信息化系统,整合区域内视频、AIS、雷达、气象等数据,打造东营海域智能通航平台,实现对辅助通航水域全流程可视化管控和实时调度。运用东营港“智能卡口”系统,科学设置告警规则,实现对船舶偏离航道、航速异常等行为自动示警,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了港口生产运行效率。

下一步,东营海事局将以“强化区域通航保障”“细化船舶航行调度”“深化涉海部门协作”“优化船舶交通服务”“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推动其更好地发挥保安全、促畅通的作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