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首页 访谈预告 热门访谈 历史访谈     返回主站
 
 
烟台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介绍
    

本期访谈邀请到烟台海事局副局长刘全喜,为大家就烟台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情况与网友进行交流。

访谈时间: 2019-12-24 14:00:00  -- 2019-12-24 14:50:59
主题嘉宾: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刘全喜
相关图片 更多>>
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的在线访谈。今天,我们在线访谈栏目为您邀请到的是烟台海事局副局长刘全喜,他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烟台海事局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内容。刘局长,您好!欢迎您来到在线访谈。   [12-24 14:09]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刘全喜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进行沟通交流。 [12-24 14:10]
  主持人 山东海事局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现场会于12月4日在烟台召开,烟台海事局在推进海事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成效受到参会领导和代表的一致好评,认为烟台示范区建设“思路清、探索好、亮点多”。刘局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烟台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背景。 [12-24 14:14]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刘全喜 好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主轴”,制度建设是“主线”的逻辑关系。围绕十九大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任务,交通运输部确定了打造“四个一流”,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领先的交通强国建设思路,并确定了包括交通治理体系在内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根据交通强国和“三化”建设要求,海事系统提出了“交通强国,海事一流”发展目标,着力构建“六大体系”,打造人民满意的行政执法铁军,推进海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山东海事局在系统梳理总结前期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4567”科学监管长效机制,为实现山东海事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着这些大的时代背景,为贯彻落实好上级各项战略部署要求,推动烟台海事工作高质量发展,烟台海事局围绕着如何实现海事治理现代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12-24 14:19]
  主持人 刘局长,再请您介绍一下烟台海事局在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方面的“思路”设计。 [12-24 14:26]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刘全喜 好的,为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烟台海事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三化”建设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两个率先”发展战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对推进海事治理现代化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我们认为,海事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理念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及装备和手段现代化。其中,理念现代化是前提,制度现代化是保障,人的现代化是关键,装备、手段现代化是支撑。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切入点,烟台海事局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认真谋划。1.治理体系方面:廓清了“自身强、强海事、强交通、强国家”内在发展逻辑,并结合烟台实际,构架起以“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强局为总战略,以“文化耕心价值体系”“尚法乐民制度体系”为基础战略,以政治保障体系、安全治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行政执法体系、人力资源体系、支持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为基础战略,以机关各部门的内部战略为专项战略的四级战略框架。围绕四级战略框架,我们从“自身强、强海事”这一基本逻辑入手,全面实施“1234567”自身建设工程,着力提升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并在不断深化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建立了属于烟台海事的“特色理念、特色路径、特色制度、特色文化”的现代化烟台海事治理体系。2.治理能力方面:首先是装备的现代化,这方面主要得益于山东海事局的统一规划和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间,烟台海事局的硬件配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八站一中心的雷达站改造、船艇的扩充列编、工作船码头的建成使用等等。其次,按照“管理规范化、规范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思路,我们还结合现有条件,创新实施“343”综合监管机制,运用“三张任务清单”“六个一”等工作方法,开展蓬长一体化监管、“大政务”等海事管理改革,实施“大巡航、大应急、大服务”三大机制,打造“静态服务、常态履职、动态指挥”三大平台,全面提升以“有效履职、科学执法、管理服务”三大能力为核心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12-24 14:29]
  主持人 刘局长,您刚才提到的三大平台,具体是都包括那几方面? [12-24 14:33]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刘全喜 好的,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三大平台。
——静态服务平台。主要是落实“放管服”改革,通过互联网+政务的方式,从“微政务”入手,构“大政务”格局,通过开办网上政务大厅,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让群众在改革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提升我们的管理服务能力。

——常态履职平台。主要体现的是烟台局的综合管理功能。以企业微信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互联网+工作证”,对职工的日常履职情况进行电子画像,提升的有效履职能力。

——动态监管平台。主要体现的是国家治理中的公共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343”综合监管机制和“大巡航、大应急、大服务”机制建设,融合线上、线下两方面资源,整合社会多方面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安全治理格局,提升的是我们的科学执法能力。 
[12-24 14:34]
  主持人 刘局长,通过您以上的介绍,可见咱们烟台海事局在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方面确实做到了的“思路清”,那么在具体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哪些“探索”呢? [12-24 14:39]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刘全喜  在探索实践方面,首先是创新实施了“343”综合监管机制,机制内涵是通过统筹“港航生产线、海事监管线、资源保障线”3条线,围绕“责任、制度、监管、教育”4个方面要素,用好“行政执法、行政协调、行政指导”3种方式,从而保持全局安全形势、职工队伍、党风廉政、网络信息安全“四个稳定”。其次,充分吸收上级和地方政府成熟经验,结合实际,首次在海事系统内提出了自己的“三张任务清单”,即职能任务清单、重点任务清单和战略任务清单;借鉴工程管理模式,实施了“六个一”工作法,即“一个任务目标,一个时间表,一个路线图,一个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具体责任人”。再次,我们立足烟台海事发展实际,制定下发了《烟台海事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海事现代化动态监管中心区、龙口海事现场监管现代化先行区、卫星遥感和海事鉴定技术应用特色区、海上搜救现代化特色区、长岛海上交通要塞监管服务现代化特色区、客运船舶安全监督与便利运输特色区、铝土矿转水运输“精品航线”特色区、船载危险货物和防污染监管绿色航运特色区、船员素质提升与船员权益保护特色区、“互联网+政务”一站式服务特色区的建设任务,即“1个中心区、1个先行区、8个特色区”,并形成以 “中心区”带动先行区,以“中心区”统筹“特色区”的烟台海事治理现代化建设布局。 [12-24 14:43]
  主持人  刘局长,刚才您提到了特色区建设,您能就某一个分区建设为例,给我们介绍下该区的具体建设情况吗? [12-24 14:44]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刘全喜 好的,下面我以“海事现代化动态监管中心区”为例,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动态监管中心区是以建设“信息畅通、协调有力、指挥精准、处置高效”的动态监管体系为目标,通过发挥局指挥中心作为全局“信息流转中心、业务协调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三个中心的枢纽作用,建立起“以局、处两级指挥中心为枢纽,以机关业务部门和现场执法单元为两翼”的动态监管新模式,来有效盘活全局监管执法资源,构建起“信息统一收集、指令统一派发、任务统一监控”的安全监管一盘棋工作格局。同时,将“网格化”管理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进行有机融合,建设运行一体化动态监管指挥平台。这当中,打造“三个中心”是关键,建设动态监管平台又是关键环节的重要支撑。“三个中心”的运转,具体是由指挥中心通过开展统一的信息采集,掌握全局的执法态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执法任务,直接下达给基层海事处,或者通过机关业务部门进行二次派发,再由海事处根据任务开展执法活动,并将执法结果进行反馈,形成闭环管理,以此来发挥综合监管合力,形成全局安全监管一盘棋格局。 [12-24 14:53]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刘副局长做客在线访谈。也感谢网友们的关注,本期在线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次访谈再见! [12-24 14:54]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刘全喜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 [12-24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