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化 智能化海上交通动态管控新格局 国内首个应用国产雷达VTS在潍坊顺利投入试运行
     本期在线访谈邀请到潍坊海事局吴春军副局长,他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加快构建现代化、智能化海上交通动态管控新格局,国内首个应用国产雷达VTS在潍坊顺利投入试运行。
访谈时间: 2023年11月09日 14:00 - 11月09日14:45
主题嘉宾: 潍坊海事局副局长 吴春军
 
 
 
相关图片 更多>>
    相关媒体 更多>>
    相关摘要 更多>>
      背景资料 更多>>
         
        文字实录 访谈信息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的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潍坊海事局吴春军副局长,他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加快构建现代化、智能化海上交通动态管控新格局,国内首个应用国产雷达VTS在潍坊顺利投入试运行。 [11-09 14:04]
          主持人 :  吴局长,您好!欢迎来到在线访谈 [11-09 14:05]
          潍坊海事局副局长 吴春军 :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就《加快构建现代化、智能化海上交通动态管控新格局 国内首个应用国产雷达VTS在潍坊顺利投入试运行》有关情况进行交流。 [11-09 14:06]
          主持人 :  您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潍坊VTS基本情况吗? [11-09 14:09]
          潍坊海事局副局长 吴春军 :  潍坊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进出港航道狭长,天然水深浅,受海流影响,泥沙回淤严重,极易发生船舶搁浅、碰撞等险情事故。为优化船舶交通组织,提升港口通航效率,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潍坊海事局立足海事职责,积极向上级争取将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列入《交通运输支持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工程于2017年10月取得交通运输部工可批复,2019年11月取得部海事局初设批复,2020年9月,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主体设备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期间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国外技术“卡脖子”等诸多不利影响,于2022年10月顺利完成系统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今年2月,潍坊VTS系统通过了现场验收测试,在1572.8小时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测试后,今年5月完成交工验收,投入试运行。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是我国首个应用国产雷达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解决了困扰海事VTS系统长期存在的难题,其实现了从前端雷达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操作到综合展示等各环节全面国产化,打破了长期国外雷达设备在我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领域的垄断,实现了中国“智”造、中国智慧。 [11-09 14:12]
          主持人 :  您刚才提到潍坊VTS的建设解决了困扰海事船舶交通管理建设方面的难题,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11-09 14:15]
          潍坊海事局副局长 吴春军 :  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解决了困扰海事VTS系统长期存在的难题:一是有效解决了国外技术“卡脖子”问题。雷达设备作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设备,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极大影响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建设的主动性。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逐渐增加,雷达设备进入多国限制产品出口清单,造成我国多个已开工项目无法继续推进,形成严重的“卡脖子”问题。我国首部国产雷达在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顺利应用,标志着在船舶交通管系统雷达领域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大幅提高我国海事核心装备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化能力,促进了海事管理的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中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新的发展之路。二是数据安全风险防范的需要。作为重要交通战备设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属于重要交通管理数据信息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海上目标数据,必然会涉及信息安全的一些敏感区域、敏感目标数据,完全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系统,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三是有助于满足海事部门定制化需求。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采用的国产雷达是以国内其他行业雷达为基础产品,结合海事实际需求进行再开发的首款海事专用雷达,并且支持后续功能需求的定制化开发和优化。在国产雷达研发改进过程中,海事人员全程参与,为后续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国产化推广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大幅降低了建设和运维成本。综合考虑人工、运输以及制造工艺等因素,同级别国产雷达制造成本远低于进口雷达产品,能够大幅节省工程建设投资。此外,相比进口雷达高昂的运行维护和维修费用,国产雷达的元器件在国内生产,备件充足,工程师也方便前往现场,在系统维护和运行方面也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11-09 14:41]
          主持人 :  真的是实现了重要的突破。那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潍坊VTS试运行五个月来的有关情况吗? [11-09 14:41]
          潍坊海事局副局长 吴春军 :  潍坊VTS试运行对潍坊辖区意义重大。一是构建“智慧海事”监管模式,提升海事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将传统监管手段集成在同一平台上,增强了对船舶的动态感知能力。海事监管方式由之前的“被动监管、事后监管”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方式转变,提高了海事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丰富海事监管手段,防范海上险情事故发生。潍坊VTS为评估辖区通航安全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和事实依据,通过对水上交通的连续监控,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及早为船舶提供安全提醒、警告及其他信息服务,有效防范船舶紧迫局面和险情事故的发生。通过持续的总结分析,识别影响辖区通航安全的因素,为海事管理机构制定针对性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加快助力潍坊港一流港口建设。潍坊VTS投入试运行后,能够为进出潍坊港口船舶提供现代化的港口交通组织与安全信息服务,助力近海航行电子化、水上交通管理智能化、通航设施自动化发展,提升船舶交通智能化水平和服务品质,对于优化港口通航环境,提高港口通航效率,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自现场验收测试以来,潍坊交管中心依托VTS发现并处置各类船舶异常行为200余起,有力保障了辖区海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其中5月3日晚,“福**6”轮关闭AIS进入潍坊辖区,其雷达信号被VTS系统捕捉,通过对该船舶历史航行轨迹的调取和分析,判定该船舶存在重大异常行为,交管中心随即通过VTS系统的雷达信号和CCTV对该轮进行了持续跟踪锁定,并派出现场执法人员登轮检查,确认该船舶涉嫌未持有船舶国籍证书、船舶配员不足、船舶私自改装等多项违法行为,并涉嫌海上走私违法行为。5月4日移交潍坊海警局,潍坊海警局对涉嫌走私船舶进行了扣押,对船上2名人员实施逮捕,对其他4名人员实施取保候审。该案也被省打私办宣传平台列为典型案例并推荐至全国打私办。 [11-09 14:42]
          主持人 :  那对于潍坊VTS下一步的建设,潍坊海事局还有哪些计划呢? [11-09 14:42]
          潍坊海事局副局长 吴春军 :  一是计划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2014年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可成为第三个全球海上无线电导航系统,此后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完善建设,逐步形成了北斗短报文通信、中轨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及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能力,在沿海差分应用、航道测绘、短报文应用等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交通水上应用的重要空天技术,北斗上船入海,将在大交管建设、船舶导航与遇险报警服务等场景具有广阔前景,也将会成为加快实现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抓手,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升水上航运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潍坊VTS系统预留了北斗接口,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北斗与VTS融合进程。二是继续开展国产雷达VTS课题研究。与国外先进雷达相比较,该款雷达在有效量程、整体无故障时间、环境适应性等指标上还存在差距,在雷达终端画面和场景模式设置上也还存在进一步改进和丰富的空间。该雷达可满足潍坊海事局的使用需求,但是其在船舶流量更密集水域的应用、应对不同水域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潍坊海事局将联合兄弟单位开展国产化雷达应用及运行等课题研究,加速推进设备国产化进程。三是将继续加强“大交管”及VTS全域感知能力建设。强化现有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国产雷达、CCTV、AIS、VHF等系统和设备,进一步夯实目标监测、预警预防、联防联控等能力。加强与通信、气象、海洋等单位的共建合作,丰富卫星、微波、5G等通信能力和气象、水文等信息网络建设。推进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接入外部雷达站信号和涉海协作单位的CCTV信号;并开展VTS雷达补盲和超视距CCTV监控设备建设,强化VTS系统监控能力和CCTV视频监控覆盖面 [11-09 14:48]
          主持人 :  好的,今天的访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感谢吴春军副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11-09 14:48]
          潍坊海事局副局长 吴春军 :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再见! [11-09 14:51]
        网友提问  
        访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