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建设
    今天邀请到烟台海事局李振中副局长,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建设。
访谈时间: 2024-12-13 10:50:00  -- 2024-12-13 11:50:59
主题嘉宾:
相关图片 更多>>
文字实录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的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烟台海事局李振中副局长,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建设。请李局长和网友打个招呼。 [12-13 10:50]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李振中 :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们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12-13 10:51]
  主持人 :  李局长,请您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是什么? [12-13 10:52]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李振中 :  好的。2022年,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开始建设全国首个省域示范区,当年11月组织开展第一批试单任务申报。烟台海事局结合辖区特点,申报了《建设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这个项目,2023年3月被确定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首批试点任务之一。我们设想中的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是按照环渤海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总体要求,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海上综合交通体系为导向,建设的“多维感知、高效协同、智能处置、优质服务”的现代化、智能化海上交通动态管控体系。它统筹规划了海上交通路网,能够实现海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海上交通管理和服务都将变得更高效便捷。不论是在船舶航行、港口运营还是海洋经济发展方面都能得到更安全更优质的保障。 [12-13 10:58]
  主持人 :  为什么要建设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呢? [12-13 10:58]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李振中 :  渤海海峡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是进出环渤海湾的海上唯一海上通道,是连接东北亚和环渤海的海上交通枢纽,是国家“6轴7廊8通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京津冀-长三角海路段”和“京哈支线”的重要的海上通道,有“渤海咽喉”“京津门户”之称。渤海海峡海域船舶干线航路相互交叉会遇多,航行多处于无序状态,加上新业态不断挤占通航资源,渤海海峡海域通航环境越来越复杂。渤海海峡重点船舶交汇区及干线航路距岸较远,岸基力量不足,有些还处于“看不见”、“喊不到”和“管不了”的状态,事故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较弱。因此,渤海海峡海域通航环境的安全通畅对整个环渤海港口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建设,来提高渤海海峡海上交通在通航效率、安全管理效能、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12-13 11:05]
  主持人 :  好的,请李局长给大家介绍一下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的建设思路和步骤? [12-13 11:05]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李振中 :  为了便于项目建设,我们根据通航环境特点,将交通网主骨架划分出“两区三线”的重点研究区域。“两区”是渤海西部海域的油田密集区和老铁山航路附近的交通密集区。“三线”是“京津冀-长三角”中渤海东部的“长山水道至成山角航路”和“老铁山水道至成山角航路”的海上路段,南北向航线是连接“京哈支线”的辽鲁客运航线。  我们计划围绕“四个基础”,建成“三个中心”,完成“八大任务”,提升“三个能力”。给网友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四个基础”是海上交通“路网”基础、航行保障设施基础、配套交通规章制度基础、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基础;“三个中心”包含指挥中心、应急中心、服务中心;“八大任务”包括海上统筹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多层次一体化交通枢纽建设、“陆海空天”多维感知能力提升、航行保障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交通规则体系健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智能化、海上“高速公路”优质服务保障;“三个能力”则是管理能力、应急能力和服务能力。通过航海保障基础设备“硬连接”,规划一体化路网、管理制度“软连接”,探索建立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渤海海峡海上“高速公路”数智化。 [12-13 11:12]
  主持人 :  那么目前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怎么样? [12-13 11:13]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李振中 :  目前,我们编制的《环渤海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之渤海海峡数智化海上“高速公路”总体设计》已经于10月份通过了专家评审。根据渤海海峡海域通航安全特点,划分了渤海西部、渤海东部、辽鲁客运航线及近岸港口海域四个部分。通过几个子课题研究的形式,逐步推进上述四个部分的海上交通“路网”设计方案、配套交通规章制度及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标准,并提出航行保障设施建设方案及需求。在交通“路网”建设方面,目前渤海东部水域海上“高速公路”路网设计研究已完成,我们提出了“两区三线”中“两线”(老铁山水道至成山角航路及长山水道至成山角航路)的路网规划方案。正在推动渤海西部、辽鲁客运航线路网设计方案的实施。在航海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利用辖区石油平台、海上风电等海洋工程建设海上交通安全监控系统,逐步提升辖区中远海管控能力。其中,渤海西部的BZ35-2油田海上监控系统已投入运行,基本实现对渤海西部长山水道至天津、东营、滨州等航路的覆盖。渤海东部的三峡BDB6#海上监控系统已投入运行,初步实现对长山水道至成山角航路、老铁山水道至成山角航路部分盲区段的覆盖。在交通规章制度方面,目前渤海西部海域已公布长山水道至东营港、长山水道至滨州港航路,配套相关的航行规则;渤海东部水域的长山水道至成山角干线航路、老铁山水道至成山角航路干线航路,拟定定线制规划设计方案。而且,目前我们已完成辽鲁客运航线烟台至大连航路段网格化管理研究,明确了烟大航路重点监管区域,开展定线制设计研究。在数智化方面,我们创新拓展了多种智能应用场景。对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调用、融合海上风电、石油平台、海洋牧场以及港口等多源信息数据进一步挖掘,拓展数据在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等多场景应用,探索实现定点航线、危险品码头VIP船队定制服务,实现视频、雷达、AIS等“多数据叠加一界面展示”的CCTV视频联动船舶动态跟踪系统。还将部分水域视频联动了船舶定位信息、异常行为智能报警、专业船队定制管理、安全信息预警等功能。尤其是2024年5月以来,烟台海事局深化政企合作,利用山东海上智控服务烟台中心的雷达、CCTV、AIS、 VHF、重载高清光电等数据资源优势,拓展海事中远海感知能力大幅提升,为安全高效通航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2-13 11:24]
  主持人 :  好的,李局长,下阶段,我们计划如何推进这项工作呢? [12-13 11:24]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李振中 :  下一步,我们还将重点在刚才提到的这四个方面分别做好文章。在路网方面,我们计划分阶段推出路网设计方案,将路网设计方案及配套的规章制度逐步公布实施,打造环渤海一体化数智交通网。在机制方面,我们将探索建立区域性海上综合指挥协调中心,尝试打破部门、区域壁垒,通过部门联动、区域协同、政企联合、产业融合等方式,探索建立渤海海峡水上综合指挥协调中心,解决海上各区域和部门间数据不共享、信息不互通、责权不清晰、工作不协调等问题。在保障设施基础方面,我们计划借助大型海洋工程海上监控建设,推动“两区三线”重点海域保障设施基础建设,逐步实现渤海海峡海上监控全覆盖。在数智化方面,我们是计划推动更多新技术在一体化数智化航路建设中的广泛深度应用,不断拓展大数据应用功能及场景,推动渤海海峡智能卡口建设,实现对进出环渤海湾港口船舶、“两区三线”重点海域和港口近岸海域的动态感知。 [12-13 11:29]
  主持人 :  希望这条海上“高速公路”早日建成,让我们的海上交通更加安全便捷!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李局长。 [12-13 11:30]
  烟台海事局副局长 李振中 :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12-13 11:31]